歷經半個多月的輾轉奔波,一路偷雞摸狗的李海波來到了上海郊外。
代價是空間里之前撿的干糧和罐頭被消耗得一干二凈。
這不,還沒到家呢,就遇到了開頭的事!
李海波望著遠去的游擊隊,轉身回到剛剛的戰場,只見鬼子和漢奸的尸體被扒得精光,僅剩下一條遮羞布,心中不禁感嘆游擊隊打掃戰場可真夠徹底的!
他沉思片刻后,將這些尸體收入了隨身空間,接著又把周圍簡單清理了一番。隨后,便朝著最近的丁家村走去。
在游擊隊的隊伍里,周正國跑到李棟隊長身邊,“李隊長,把政委他們的位置暴露給我那個同學會不會不好?”
李棟隊長笑著說:“不是你主動告訴他的嗎?”
周正國尷尬地笑笑:“ 我也是見到兒時的老同學太興奮,現在想起來有點后悔!”
李棟隊長擺擺手:“沒事,等到了土地廟,讓副隊長帶著醫生們先走,我們再把警戒哨放遠一點,那里的地形和環境適合隱蔽和轉移,即使有鬼子的大隊人馬來也咬不住我們!”
“那就好!”
李棟隊長嘆了口氣:“哎~!我也不想冒險吶!但是機槍的誘惑實在太大了!”
……
沒過多久,李海波趕著一輛牛車緩緩走出了丁家村。
這牛車是他向村里的丁老蔫借的,為了消除丁老蔫的顧慮,他甚至把自己常用的一把盒子炮押在了老鄉家里。
丁老蔫一看到盒子炮,當時就變了臉色,生氣地說道:“借個牛車而已,多大點事兒,還用得著抵押嗎?放心用便是,還不還都無所謂。”
李海波回想起剛才丁老蔫氣得渾身發抖的模樣,不禁由衷地感慨,這可真是好人吶,如此淳樸、憨厚。
李海波趕著牛車來到一處隱蔽之處,先用順風耳監聽了一下周圍,確定四周沒有人后,開始從空間里往牛車上搬運物品。
對于紅黨的游擊隊,他是真大方,將空間里的長槍、彈藥掏出來了大部分,還有所有的王八盒子和手雷。
雖說這王八盒子在李海波眼中根本看不上,但對于游擊隊而言,卻無疑是好東西。
一旁的老牛看著變戲法似的往外掏東西的李海波,眼睛瞪得像牛眼。
李海波邊掏邊對著老牛絮叨:“老牛哇!今天的事兒你可得保密呀。等干完這趟,你也算頭抗日牛了,等抗戰勝利了,說不定還有優撫政策呢!”
老牛似乎聽懂了他的話,緩緩地點了點頭。李海波見狀,再次在心中贊嘆,多好的牛哇,淳樸、憨厚,跟它主人丁老蔫一樣可愛。
李海波將牛車上的物資仔細整理好,又用干草遮蓋妥當,便趕著牛車朝著土地廟的方向緩緩前行。
不多時,前方出現了游擊隊隊員設置的暗哨。
李海波表明身份后,被順利引領至小土地廟邊。
作為級別最低的神仙,土地廟一般都很小。
就像現在這個土地廟,才一個多平方的面積,高度更是不超過兩米,畢竟村干部嘛,辦公場所寒酸一點很正常。【上圖】
游擊隊員們看到牛車上滿滿當當的武器彈藥,頓時歡呼雀躍起來,那股興奮勁兒仿佛過年一樣。
周正國摸著車上的武器,興奮得兩眼只冒光:“這么多槍啊,光機槍就有四挺,一挺捷克式、三挺歪把子,還有王八盒子……”
李隊長和一位戴眼鏡的青年走了過來,邊走邊說:“小李,這就是我們政委陳鋼同志,和正國同志一樣,都是上海交大畢業的高材生、文化人!”
政委走上前來,緊緊握住李海波的手:“李同志,你這份厚禮,可真是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啊!我這就給你寫借條。”
說罷,便找來紙筆,鄭重地開始寫借條,邊寫邊念道:“今借到愛國義士李海波先生……”
“是李海波同志!”李海波立馬糾正。
“對!是李海波同志!哈哈哈……”李棟隊長笑得嘴巴都合不攏。
“好!李海波同志!”陳政委神色肅穆,筆鋒剛勁地寫道,“今借到愛國義士李海波同志各式長槍八十三支、機槍四挺、王八盒子五支、各式子彈八千余發、手雷彈兩百六十枚。所借物資皆用于抗擊日寇侵略,待抗戰勝利后如數歸還。嘉定縣抗日游擊大隊。
大隊長李棟(簽字)
政委陳鋼(簽字)
證明人周正國(簽字)
1938年10月25日”
寫罷,陳政委鄭重地蓋上了游擊隊的印章。
李海波雙手接過欠條,目光仔細地在每一行字上掠過,隨后小心翼翼地將其收起,高興得合不攏嘴。
這可是珍貴的傳家寶,等日后老了,跟晚輩們講述這段歷史時,可有了有力的憑證。【上圖】
“政委,這欠條我先妥善保管,待抗戰勝利,我可要憑它來向你們討要的喲。”
眾人聞言,皆相視會心而笑。
送別興高采烈的游擊隊后,李海波趕著牛車匆匆返回,將牛車歸還丁老蔫,并把抵押的盒子炮要了回來,真抵押了,沒欺負人。
本來還想給點錢,丁老蔫死活不要,好人吶。
李海波望著儲物空間內略顯空蕩的物資,不禁微微搖頭,心中泛起一絲無奈。
如今空間里僅剩下自用的兩支盒子炮、一支 98K 以及兩支舍不得送人的花機關,子彈的數量也不多,機槍和手雷更是一點不剩。
家底有點薄哇!
懷著患得患失的心情,李海波于當日下午返回了位于閘北的家中。
李家坐落于閘北火車站附近的一處小院。院子規模不大,僅有八間平房,乃是父親生前辛苦積攢下的全部家業。
自李海波投身軍旅后,母親便將多余的房間出租給了租客。
李母便是依靠著微薄的租金勉強維持生計。
熟悉的院子,院子里熟悉的石榴樹,堂屋里熟悉的佛龕,什么都沒變吶。李海波看著從小生活的院子感慨萬千。
“姆媽!我回來了!”李海波剛踏入家門,便瞧見屋內蒲團上坐著一個四五歲模樣的小女孩,正津津有味地舔著自己的手指頭。
兩人目光交匯,李海波一臉嫌棄地道:“哎喲!誰家孩子這么臟?”
小女孩立馬變臉,“姆媽!家里來了個小癟三!”
“這死孩子!怎么說話的?”李母從里屋匆匆走了出來,“哎喲!海波!你回來了?
菩薩保佑!快進來,來給菩薩磕個頭。
哎喲!咋這么瘦呢?看這臉黑的!”
李母瞧見兒子的那一刻,心中五味雜陳。
自全面抗戰爆發這一年多來,外面兵荒馬亂,尤其淞滬會戰時槍炮聲不絕于耳,她每日都在擔驚受怕中度過,生怕自己親手送去當兵的兒子有個閃失。
無數個夜深人靜的時候,她輾轉難眠,腦海里總是浮現出兒子在戰場上遭遇危險的畫面,然后有一天會收到兒子的死訊。
更新時間:2024-12-23 14:56: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