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慕容恪輔政期間,前燕國力蒸蒸日上,版圖不斷擴張。
這一態勢,使得前秦猶如芒刺在背,深感局勢之危機。
為此,苻堅緊急將尚書左丞王猛、麥積山林淵和揚武將軍姚萇召集至議事廳。
就前秦當前局勢,以及內政、軍事的發展方向,展開了一場激烈且深刻的探討。
苻堅目光灼灼,神色嚴峻,語氣急切道:
“當下天下局勢,前秦、前燕、東晉三足鼎立。前燕如今國勢昌盛,銳不可當,我前秦卻困守一隅。朕心急如焚,決意改變此等被動之局,開疆拓土,成就霸業。誠如《左傳》所言:‘國之大事,在祀與戎。’軍事擴張乃興國關鍵,朕欲揮師征戰,一統北方。諸位愛卿,快快為朕出謀劃策!”
王猛上前一步,恭敬施禮后,神色凝重分析道:
“陛下,百姓剛從戰亂中稍得喘息,此時若急于興兵,恐致民心浮動。當以仁德安撫四方,穩固根基。正如孔子所云:‘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眾星共之。’”
姚萇聞言,急切反駁:
“陛下,機不可失!前秦兵力漸強,此時不出擊,更待何時?想那戰國時,強秦憑戰功立國,終并六國。我們當效仿之,以戰功立威,速整各方勢力。前燕正盛,若不果斷出擊,待其更強,前秦恐永無翻身之日!”
林淵誠懇進言,語氣平和:
“陛下,于這三足鼎立之微妙局勢中,我們須冷靜思量。前秦初定,百姓貧困,農田待墾,商貿待興。誠如《漢書》所講:‘農,天下之本也。’當下之急,當大力發展農業,促商業繁榮,讓百姓富足。百姓安居樂業,國家方能長治久安,也才有力量支撐長期之戰。此時貿然開戰,恐致內憂,自亂陣腳。”
苻堅微微點頭,又道:
“朕知軍事重要,可亦要權衡利弊。王猛啊,你常言仁德治國,然仁德何以收服人心?又何以速擴疆土?局勢緊迫,若不主動求變,如何破局?”
王猛從容應答:
“陛下,以仁德治國,能令百姓真心歸附。孟子曰:‘仁者無敵。’單靠武力征服,僅得土地,難獲人心。唯有施仁德之政,讓百姓自愿效力,新獲之地方能穩固。若一味窮兵黷武,恐重蹈秦末覆轍,雖一時強,終速亡。當下應整肅內政,穩民心,待國力強盛,自能破局。”
林淵接著說:
“陛下,前秦內部民族眾多,習俗文化各異。若不先安內、調和矛盾便貿然開戰,或致內憂外患并發。應先發展國內經濟,促民族融合,待國力強盛,再謀擴張,方能一舉成功,穩控局面。雖說前燕現強,但其內未必無隱憂,我們只需耐心待時機。”
姚萇冷哼:
“如此等待,恐失良機,讓他國更強。戰爭必有犧牲,然若成功,可得廣袤土地與豐富資源。”
苻堅沉思片刻后說:
“林淵,你主張重農,然若不戰,何以獲更多土地資源以促農興?”
林淵答:
“陛下,攘外必先安內。國內民族融合未完,若急戰,內憂必生。新獲之地若不善治,亦難保農業發展。應先整治內政,興修水利,勵民農耕,待根基穩,再行征戰,方為上策。”
王猛補充道:
“陛下,且看漢初。漢文帝、景帝休養生息,減民賦稅徭役,至武帝時方有實力抗匈。前秦當鑒此經驗,先積實力,厚積薄發。當前應重穩內局、發展經濟、促民族融合,再慎思軍事擴張計劃。”
姚萇不以為然,堅持道:
“然今時不同往日,前秦當積極進取,絕不可錯失良機。”
苻堅再開口,對姚萇道:
“姚萇,你一心主戰,可曾慮及戰之損耗與民之怨言?”
姚萇毫不猶豫答:
“陛下,戰雖有犧牲,然若成功,可得廣闊土地與豐富資源。如秦始皇統一六國,雖有損耗,終成大業。”
王猛反駁:
“然秦末之亂,正因過度征伐。前秦當以史為鑒,莫重蹈覆轍。應重民生,以民利為先。”
林淵也道:
“陛下,臣等皆為前秦長遠計。戰或和,當依前秦實際權衡利弊。關鍵在穩內局、發展經濟、促民族融合,再籌軍事擴張之事。”
四人觀點各異,爭論愈烈。
苻堅坐于王座,靜聽眾人爭論,表情時而凝重,時而沉思。他深知諸臣觀點皆有理,亦皆有局限。
良久,苻堅起身,背手緩緩道:
“諸位愛卿,爾等見解皆獨到。但朕仍需權衡。”
這時王猛又道:
“陛下,臣有一言。對于前燕,臣以為可參荀彧之四勝四敗論。我前秦有四勝,前燕有四敗。
其一,度勝。陛下用人唯才,朝堂人才濟濟,前燕君臣猜忌,人心惶惶,尤其慕容儁、慕容暐父子對慕容垂猜忌甚深。
其二,謀勝。我朝有良臣猛將精心謀劃,前燕內耗致戰略不足,兄弟爭權,政令不一,前秦大權現被慕容恪等四兄弟掌握,易生內耗。
其三,武勝。我前秦軍訓練有素,紀律嚴明,士氣高昂,前燕雖有兵,然地遠兵寡,調度不便,遼東距中原千里之遙。
其四,義勝。陛下以義取天下,為百姓謀福,前燕近年擴張,后宮干政,失于仁義,那前燕太后可足渾氏,嫉賢妒能,干預朝政,燕國必亡于其手。前燕之四敗,乃我前秦之機,然仍需待戰機,不可輕動。”
眾人聽后,或沉思,或欲反駁,苻堅亦陷入深思。
又過一陣,苻堅看向王猛。
王猛繼續道:
“陛下,仿效漢末郭嘉的十勝十敗論,臣也想試言我前秦與東晉之十勝十敗論。
我前秦有十勝:
其一,道勝。陛下仁德為本,心懷蒼生,此為正道,東晉朝堂腐朽,內亂頻生,此為道之敗。
其二,義勝。我前秦興正義之師,為百姓謀福,東晉門閥割據,不顧民生。
其三,治勝。陛下善納良言,政令暢通,東晉朝令夕改。
其四,度勝。前秦廣納賢才,各族齊心,東晉門第森嚴,人才受限。
其五,謀勝。我朝賢臣良將謀策周全,東晉優柔寡斷。
其六,德勝。我前秦仁厚待民,得民心,東晉苛捐雜稅,失民心。
其七,仁勝。陛下憐民,輕徭薄賦,東晉貴族奢靡,百姓困苦。
其八,明勝。陛下慧眼識人,用人得當,東晉任人唯親。
其九,文勝。前秦重文化融合,交流通暢,東晉文化為門閥所阻。
其十,武勝。我前秦軍訓練有素,士氣高昂,東晉軍備松弛。此十勝之論,可鑒前秦優勢,故當穩扎穩打,先安內而后圖外。”
苻堅目光堅定望眾人,道:
“仁德治國,方能贏民心。當先安百姓,發展生產,促民族融合,使前秦內強。然非棄軍事,行動須慎,勿盲動。待時成熟,再圖大業。”
王猛、林淵等人跪地,齊聲道:
“陛下圣明,臣等必盡心輔佐,助陛下成前秦輝煌。”
四勝四敗論與十勝十敗論,乃《仁義經》理想之現實化,是居高臨下之戰略思想。
此后數年,苻堅在王猛等賢臣輔佐下,依朝堂論理之思施治國方略。
內政上,苻堅力推仁德之政。
深知百姓乃國本,大減百姓賦稅,使百姓存糧足;徭役征發合理,讓百姓有暇營生農事。
積極勵農,遣經驗豐富農官至各地,授先進耕種之術。推廣牛耕,依土候選種。
鼓勵墾荒,新墾地免稅,田野生機盎然。
商貿上,苻堅頗具遠見。
整頓市場,規交易規則,懲不法奸商。要道設驛站、貿易站,保商旅安全與貨暢。大城設商業區,引商交易,降關卡稅,促貿易,商業漸榮,集市熱鬧,商品繁多。
軍事建設亦為苻堅重點。
加強訓練,立嚴規。步兵訓陣法與耐力,演練攻防陣,如魚鱗、鶴翼等。
騎兵重騎術與馬上戰技,日行長襲與沖鋒練,提機動與沖擊。
弓箭手訓精度與射速,前秦軍戰力大升。
歷經多年持之以恒的努力與奮進,前秦之國力與日俱增、漸趨強盛,呈現出一派繁榮興旺之景。
雖在這悠悠歲月中,前秦與前燕于疆場之上屢屢交手,然始終難分勝負。
然則,此時此刻,但凡有識之士皆可看出,前秦于綜合國力及未來發展之趨向,已然漸占上風,且對前燕構成一定程度之壓制態勢。
于前秦崛起之途,王猛此等卓越之政治家厥功甚偉。其所持之治國理念及所推之一系列政治策略,實乃精妙無雙,將“不戰而屈人之兵”之智慧運用至極致。
借由巧妙施展諸般手段,王猛成功化解無數潛在之危機與沖突,令前秦得以于相對和平安寧之環境下迅速發展壯大。其高明之所在,非但能洞悉時勢、把握人心,更善以柔克剛、以智取勝,以達國家利益之最大化。
更新時間:2025-01-07 09:15:56